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戏精出道史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

分卷阅读43

    故事的衔接,很多时候以导演为主的主创团队会在拍摄现场根据演员的发挥临时调整剧情。

而电视剧大都是场次集中制拍摄,比如同样一个教室的场景,在一部校园剧里会反复出现,导演就会集中先拍摄教室的部分,这样不管是服化道还是演员,都不用频繁地更换衣服和场景,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拍摄效率,而且能省下很多人工费,但坏处就是,剧情是跳跃的,演员跟不上剧情发展很容易演飘,导致演戏容易陷入程式化:开心就是哈哈笑,伤心就是哇哇哭。

电影的剧本一般十万字左右,排版成一百多页,一页大体是一分钟的戏。电影的正常拍摄进度,一天拍两到三页。

而电视剧,一天就得拍十几到二十页,一周至少赶出三集的量才能按拍摄周期完成。

所以,电影是导演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而电视剧是工业流水化产品。不能说孰高孰低,毕竟影视行业最终肯定会发展成好莱坞的工业模式,只是中国还在发展期,所以群雄割据,乱世出英雄,没人知道哪种方式更符合观众的口味。

剧组分为AB两个组同时开拍,两名副导演是B组,主要负责拍大批群演的全景镜头,比如大的战斗画面,比如街景空镜头;宫思年没想到总导演李晓艺和总制片王欣所在的A组竟然先拍摄自己的部分,也就是说,mama和其他的演员都会优先关照她的日程安排,这让宫思年倍感压力。

第一次面对镜头演戏,宫思年有些紧张。虽然她的台词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但是电影大都是后期重新配音,宫思年需要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表演上。

宫思年的第一场戏是:

1900年清末的广州街头,行人如织,车马如龙。

一位梳着一条男式“大松辫”、身穿男式西装、脚蹬学士装鞋的年轻女性,高高地坐在由四个男人抬的开篷藤兜(轿子的一种),行走于闹市,“前呼后拥,意态凛然”,路人纷纷驻足侧目。只见她手捧外文书,目不斜视。而轿子忽上忽下,书也跳动不已。坐在轿中的是出身于富贾、官宦之家的大小姐张竹君。

寥寥几行字,将张竹君肆意张扬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场户外的戏,也让宫思年吃足了苦头。

影视城复原的广州街景是露天,恰逢艳阳高照,盛夏广州闷热难耐的天气,让裹在男士西装里的宫思年大汗淋漓。宫思年从来没有被这样被行过注目礼。一直以来她的生活习惯都是小心翼翼,躲着所有人的眼光。突然扮上了男子装,接受群演的瞩目,让宫思年全身不自在。

按剧本,张竹君坐在篷藤兜里应该是肆意张扬的姿势,可是在宫思年坐在上面简直是折磨,被抬起来的时候根本无法保持平衡,按照剧本要求,还要拿着一本英文书看,只是保持自己在走动的时候不翻下去就已经很难了,更别说看书了。宫思年觉得自己像一只被拉出来游街示众的猪,丑态尽出,就是个笑话。

复原了一百米的街道上密密麻麻聚集了一百多位群演,所有人都穿着清朝旧式的袍子,男性头上有的还贴着辫子头,不比宫思年凉快多少。两名副导演一调动,都是百人的规模,宫思年反反复复被李晓艺喊了十几次NG,工作人员和群演都怨声载道。

夏季的广州日照时间并不长,七点天就黑了。李晓艺看了看表,已经快六点了,出师不利,必须要对新人有点耐心,于是喊来了执行导演,通知提前收工,明早六点再继续拍这个场景。

宫黎在街边布景的建筑二楼看着女儿的第一镜,果然以失败告终。想当年自己初来A城,接的第一部戏就是已故的国宝级导演田赐的,那时她饰演一个出身贫苦的卖花姑娘,第一场戏跟宫思年很像,当街被军阀摔烂了花篮,在街头无助哭泣的戏也是反反复复拍了几十遍。田赐导演耐心的跟自己讲戏,花了三天才拍好这个镜头。

宫黎转身下楼,去找宫思年,想给她一些心理建设。可是走到楼下,李晓艺跟她说:

“我让她先回去了。”

“你得跟她讲讲戏。”宫黎毕竟是当妈的,还是很cao心。

“孩子很聪明,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心理建设没做好,别人帮不了她,只能她自己想办法度过去。”李晓艺一边翻着剧本,一边说:“没事儿,时间还充裕。”

“嗯,要是她拖太久,我这边一定给你把进度赶回来。”宫黎说:“我第一次演戏的时候也这样,得适应一下。”

“肯定的,早上乱糟糟的开机仪式,下午立刻就拍她的戏,心理调试不过来也正常,不过……”李晓艺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来:“这孩子是不是没当众演讲过什么的?怎么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监视器里看她的目光都是飘的,群演抱怨了几句,她立刻状态就没了。”

“嗯……”宫黎抱着手臂,想了想:“她好像是从小就比较怕生,老躲着人多的地方。我也没听说过她参加过什么演讲之类的。哎?!不对!上学期期末他们汇报演出她还演了舞台剧,演莎士比亚里的奥利维亚,应该不怯场呀。”

“演的怎么样?”

“也不看看是谁闺女,明皓替我去看了,还拍了视频,我电脑里有,你跟我去酒店?我拿给你看。”宫黎自豪地说。

“走。”李晓艺把剧本卷起来塞进包里,跟执行导演嘱咐了几句以后,跟宫黎坐着保姆车离开了拍摄现场。

☆、(九)

宫思年非常沮丧,李导让她自己一个人好好想想,找找感觉。最让宫思年难过的是,李导根本没有责备她的意思,这反而让宫思年更加内疚。

宫思年一个人拿着剧本在影视城里溜达。这片区域被剧组全部租下来,所以并没有别的剧组。宫思年还是一副张竹君特有的西装男子扮相,在街上溜达。因为提前收工,群演基本都走了,街上没什么人,但是摄影用的大型器材和道具还堆放在街边的屋檐下。

张竹君坐的篷藤兜也在那里。篷藤兜的形状像个吊床,只是因为是由藤蔓编织晒干以后制成的,所以不像吊床那么瘫软。篷藤兜需要两个人前后扛在肩上,坐在里面的人是完全陷进去的,与其说是坐在里面,不如说是半躺在里面。

宫思年记得坐上去的感觉,两个扮演苦力的演员抬着自己一步一摇,晃得根本不可能看得了书。如果要看书,张竹君为什么不回家在书房看呢?是为了节省交通时间所以想在路上看?不对,她可以坐马车,马车绝对比人力抬着的篷藤兜更稳定,更节省时间。所以张竹君为什么要选择在篷藤兜上看?还偏偏是英文书?宫思年想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