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带着淘宝混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42

分卷阅读542

    了,便由你来管。现在,便先去给文博做个助手,再从记者做起吧。”

“是,栀蕙谨记大人教导,一刻不敢忘!定当尽心尽力,牢记记者使命:公正,不偏不倚,不畏强权,贴近民声,同情弱者,为正义呐喊。”

左弗点头,“那我现在就交给你一个任务,先去棚户区那儿采访那几个住进新家的贫困户吧。”

顿了顿便笑道:“毕竟,皇家日报着眼的是天下,而我们金陵晚报着眼的是京城民生。”

“属下这便去。”

“将这带上。”

左弗从袖口掏出一个录音笔,道:“这叫录音笔,这样用……”

演示了一番后,“这样有便你整理记录,都记住了吗?”

尹栀蕙好奇地接过录音笔,研究了一会儿后,忍不住道:“大人,这真是人力所能为之吗?这,这真得太神奇了!居然能将人的声音录下来!”

左弗笑道:“科学拥有着无穷的力量,但也无尽浩荡,我的师门也只摸到了边边而已。听我师父说,他们已造出了可上天的东西,可惜世道动乱,师门也溃散了,好多资料都遗失了。所以,我才要成立一个逆向工程小组,来研究师门遗留下的物品,希望能给予我们一点启发,不至于在黑暗中摸索,没个方向。

等我们将这些摸索透了,技术吃透了,我们就能创新,向科学的尽头再向前一步。

清音,你不知道,在我听了我师父的描述后,我是有多激动。科学代表生产力,生产力的提升可以改变这世道,可强国,可富民,只要我们依照这条路走,再以圣人之言整理我们的精神世界,总有一日,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每一个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

每一个孩子都能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每个人都能接受教育,每个老了的人即便无儿女也能得到照顾。”

“大人,这就是您的抱负吗?这是大同啊!”

尹栀蕙激动地道:“听说您在琼州府时已在当地实现了大同,若是我大明都这样……”

左弗笑着道:“琼州吗?或许不错,但那还远远不是大同。那离着我所理解的大同还差得太远了,我要的大同恐怕我这辈子都完不成。不过没有关系的,这不还有你们在吗?一代人完不成,就两代人,两代人完不成,就三代人……一代代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我们总会实现的!”

第548章来战啊

所有的事都按照计划进行着,朝堂抨击左弗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城市整改,尤其是修路,免不了会给出行带来不便,只是一个城市的新生这也是免不了的阵痛。

绝大多数的百姓还是能理解左弗的。当然,朝堂上这些人可就不一定了。

没事都要挑刺的这些言官自然看不得左弗这个扰民之举,这弹劾是一封接连一封地往上递,在早朝时也对左弗多有攻击。可惜,左弗并不是那种好拿捏的人,别看她在朝堂没什么根基,可一张嘴皮子端得利索,扣起帽子来比他们还狠,斗了几个回合,言官们好处没捞着,这事反而传到了民间,遭到了全城百姓的唾弃。

而金陵晚报便在这样的氛围中发刊了。

“卖报了,卖报了!”

下午申时末,一群穿着绿色袄子,年约十来岁的男童女童在一个十五六岁,同样穿着绿色袄子,手臂上套着红色绸缎,绣有金陵晚报字样的少年带领下,在各街坊,酒馆,茶肆内吆喝着。

这些孩子都是各坊应征民夫的孩子。这些孩子虽生在京都,可生活却并不比寻常百姓好多少。平日里,也就是能混个肚圆儿,偶尔能上一顿rou食,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

生活本就不易,填饱肚子尚不容易,又怎可能有余钱是读书?这年头,读书可是费钱的事。

左弗走访了一些贫困户,见这些民夫家中困难,便选了一些孩童出来卖报。一份报纸一文钱的收入,看着不多,可一天卖上个二三十份,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茶肆里的说书先生早早就从报社那儿领到了金陵晚报,见此刻高朋满座,喧声鼎沸,便是拍了拍醒木,道:“诸位父老,今日在下从应天府那儿弄来了一份报纸。”

话一开了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说书先生很满意这效果,咗了口茶,道:“诸位都知常州日报,琼州日报吧?前不久朝廷也弄了个皇家日报,只是那报纸都是大学士文曲星写的,在下肚里无甚墨水,也实在念不来那报。

不过,从今日起,这金陵晚报出了,在下就可以给大家念报了。诸位要问了,这金陵晚报又是个什么来处?呵,诸位更听仔细了没?在下之前提了常州日报,琼州晚报,又说是从应天府那儿接来的报纸,所以啊!”

醒木又是重重一拍,“从今个儿起,咱们南京人也有自己的报纸啦!而且是小左大人主持的,这报纸啊,在下已预览了一遍,这个精彩啊!内容大体跟琼州,常州日报差不多,连载的话本也有,今个儿上了个新故事,我给大家念念啊……”

所有人都探长了脖子,若说左弗办的报纸什么最吸引人?无非就是这连载话本了。

话本虽上不得台面,可自问世以来便极受广大群众欢迎。印刷话本的作坊往往也能因此赚得钵满盆满。

但话本虽好看,可却不便宜,哪怕是那种质量很差的,往往一本话本就要一两银子以上,这可不是什么便宜消费。

不过报纸的问世却是很好得解决了这问题。常州日报贩卖到南京虽要被黄牛盘剥去不少,价钱翻了几倍不止,可饶是如此,也是消费得起的。

而且报纸上可不光光有连载话本,还有时政要闻以及常州大儒们对考题,考卷的点评。

这对寒门子弟来说那可就是了不得的事了!这等于隔山学艺,受这些大佬启发下,胜过自己瞎琢磨几年呢!

而现在金陵也有了报纸,那以后他们也不用被盘剥了。等这说书的读完报,无论如何也要买一份回去的。

金陵的第一份报纸收藏价值可是很高的!

至于皇家日报?

那也能叫报纸?完全是在云端飘着,毫不接地气,一堆之乎者也,没点水平还看不了。

“凡人成圣传。”

说书先生说得唾沫星子乱飞,台下一群人也是听得如痴如醉。报纸上的话本都十分经典,但像今日说的这个故事却是大开眼界。

虽一章只有两千字这样,可仅仅一个开头就彻底把他们的心给勾起来了。

故事说的是一个贫家小子,寒窗苦读多年连登科,结果中了状元没多久却是被歹人害死了。死后,这位心有不甘,竟是带着记忆轮回,且轮回到了另一个言可杀人,诗可圣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