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八零海鲜大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

分卷阅读18

    感。

要生赶紧生啊,现在生了没关系,以后是想生都不让生了。

一瞬间,什么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没人去理会政策是否合适,满脑子都是生生生。

哦,也有人不是很在意。

刘秀红一脸茫然的听完了全场,大家正在轰轰烈烈讨论之际,她却完全是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直到她娘家大姐凑过来拍了她一下,她才堪堪回神:“大姐?”

对了,她大姐只得了个独子,该是着急的。

不想刘帅红压根就没在意:“我要是能生,前头几年也就生下来了,这不是一直没怀上吗?估摸着我命里大概就航航这唯一的一个孩子了。”

“大姐。”刘秀红提醒了一下,哪怕最近一两年里,风声没那么紧张了,可那些所谓的封建残余,能不提还是不提的好,尤其如今她俩就站在晒渔场上,周遭全是人。

刘帅红听懂了,当下岔开话题:“不说我了,咱们说说英红。你说她该咋办啊?”

“二姐啊……”刘秀红犯了难。

早先也说了,刘秀红娘家有俩哥哥俩jiejie,她是里头最小的一个。这俩哥哥倒是还好,他们年岁大了,膝下各有好几个儿子女儿,生不生都无所谓了。而她们姐妹仨里头,大姐刘帅红只得一个儿子,二姐刘英红却生了个闺女,倒是她自己得了俩儿子。

甭管宣传得如何到位,除非能让女人也赚到跟男人一样多的钱,不然所谓的男女平等就是一句大空话。

这一点,刘秀红本人体会最深刻了,哪怕主任大娘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让她勉强能养活自己和儿子们,其实她心里还是没谱。

队上给了粮票,也借了买粮食的钱,她自己赚的工分勉强够吃喝。可别的呢?人活在这世上,又不光吃喝二字,衣裳鞋袜怎么办?孩子们将来念书的钱从哪里找?至于孩子们将来娶媳妇需要的彩礼钱和盖房子钱,她如今只能尽量无视这些,过一天算一天。

——要是她也能像男人们那样赚钱就好了。

“在城里应该还成,听说好多厂子都招女工呢。可咱们这地儿,只得独一个闺女,将来老了靠谁呢?”刘秀红垂下眼睛,面露愁容。

刘帅红忙点头附和:“可不是这个理?你看咱姐俩也算是孝顺的了,逢年过节都往娘家送了东西,可平常照顾爹妈的还不是俩哥哥?”

“嗯……”刘秀红愈发犯愁了,不光愁娘家二姐,还因着刘帅红的这席话,又有了新的烦恼。

眼下已经八月里了,再过一个月就是中秋佳节了。

以往每年过中秋节,她会提前两天拿些东西带上孩子回一趟娘家,今年肯定也不例外。她倒是不担心东西少了爹妈不高兴,以她对娘家人的了解来看,只怕她空着手去,爹妈也照样欢迎她。

她担心的是,到时候爹妈哥嫂只怕又要劝她改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

☆、第014章

第014章

刘秀红会这么担心一点儿也不为过。

事实上,早在多日前,她大姐就曾回过一趟娘家,同娘家爹妈是了她不愿意改嫁一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托主任大娘帮着捎带的那封信。

而之所以刘家的人一直没过来,也是因为正好赶上了一年到头最忙碌的时候。

尤其,前些日子,不光是东海渔业队分配到了新船,业绩稍逊一筹的峡口渔业队也是如此,新船的数量是没他们这边多,可就因为数量少了,麻烦事儿才更多了。

峡口渔业队也进行了船员选拔,同时因为渔民的人数略少,他们还将几艘又破又小的旧渔船转手卖给了另外一个精穷精穷的小渔业队。光为了这些个事儿,前后就折腾了很长一段时间,哪儿还有精力过来找刘秀红?

当然,其实也不光是因为忙,还有其他的原因。

算算日子,离中秋节也没多长时间了,出嫁的闺女们只要不是离得极远的,一般都会回娘家一趟。刘家人也觉得上门去劝闺女改嫁不地道,还不如坐等闺女回娘家时,再同她仔细分说一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母比刘帅红经历的事情多了,考虑问题也会更全面一些。

这刘秀红新近才死了男人,哪怕如今是新社会了,不讲究守节那一套了,可也不能连丁点儿日子都捱不住,前脚刚办完丧事,后脚立马回娘家改嫁。甭管怎么说,最最起码也该过了百日。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母倒是比她那急性子的大闺女刘帅红淡定多了,一面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一面还能仔细盘算到时候该怎么劝小闺女。

末了,她还叮嘱家里的两个儿媳妇。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等过中秋时,秀红带孩子过来了,你俩可得帮衬我一把。劝人的事儿就不用你们cao心了,你们就把俩孩子哄过去,好叫我单独跟秀红说说话。我到底是她妈,她心里是个啥想法,总该同我偷偷底。”

“秀红这孩子啊,打小看着是性子柔顺的,可实际上就是个倔驴脾气。我就想着,先一步步来,哄着她松了口,再慢慢叫她把孩子送回她老婆婆那儿去。回头等她心里好受些了,再问问她想找个啥样儿的。”

“我琢磨着,上回找了渔业队的,这回找农业队的也成啊。日子是没咱们过得好,可最起码没风险啊!”

像他们这样的渔业队和农业队并存的生产队,哪怕没有明着说,但其实暗地里却是魏晋分明的。

通常情况下,两边是很少通婚的,渔民的孩子跟渔民的孩子通婚,农民的亦如此。倒也谈不上是谁嫌弃谁,而是因为会的活儿不同。

刘家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家里人各个都会织网补网,也擅长做一些熏鱼腌鱼,杀鱼剥虾也熟练得很。刘家三姐妹嫁的也全都是渔民,只因她们从小到大就没学过丁点儿农活,甚至连养鸡喂鸭都没接触过。

反观农家也是如此。

因此,两边极少有结亲的,很多人家宁可将女儿嫁到更偏远的小渔村去,也不会嫁给同村的农家。穷是一方面,这活儿样样不会,嫁人后还要从头学起,图什么呢?

不过,事有例外,哪怕概率再小,还是会发生的不是吗?

刘母盘算来盘算去,琢磨着让小闺女改嫁给农家也不错的。最好是找那种家里壮劳力多的人家,横竖她小闺女家务活儿还是拿得出手的,养鸡喂鸭瞧着也不算难。只要别让干地里的苦活累活,哪怕日子过得不如从前,也还算凑合。

“你们觉得咋样啊?”刘母琢磨了半晌,又跟儿媳妇们讨主意。

“妈,我倒是觉得,这事儿还是要问问秀红。她到底不是十来岁的小姑娘了,心里有主见呢。不过我认为,嫁到咱们队上不错,起码离得近了,多少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