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七零娇娇女[穿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9

分卷阅读149

    过来考核的几位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眼里都闪过欣赏神色,这效果真不错,跟他们播音员都有的一拼了。

副台长也很满意,他考察了不少高校,三水大学只是其中一个,而且他们的英语专业77级的时候才重新开办,怕是没多少人才,还听说外语专业的录取分数都比较低,会过来这边考核也是想三水大学怎么都是名牌大学,应该有点底蕴,过来试试看,没想到还真有厉害的。

“怎么会想到要弄这个录音?”副台长有些好奇的问,他在其他学校也没听说老师教授们专门给学生教材录音。

这种场合像姜可可这样的小虾米是要保持安静的,她很懂事的做个小花瓶站在边上安安静静听人说话。

钟主任就给解释了,按照姜可可提交的那份报告书来,不过说完后她并没有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而是将姜可可推了出来,说是她的意见和建议。

姜可可愣了下,见领导们把视线落在自己身上,赶紧罢手,“我只是提了个建议,还是各位老师教授领导们同意才能实行。”

她不擅长说漂亮的场面话,这个是最大限度了。

不过她年纪小面善,很容易刷好感度。

其实刚进来大家就都注意到她了,毕竟在一众中老年教授当中唯一一个年轻鲜嫩的,又漂亮又乖巧的样子,鹤立鸡群一般,能不注意到麽。

副台长有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孙女儿,不过还在念高一,此时把话题引到姜可可身上了,对她也是柔和了语气说话,“姜同志看着年纪挺小的,已经是老师了吗?想法很有创新力也很为同学们着想啊。”

姜可可不好意思笑笑,“是学校领导给我机会,让我破格当这个老师教学生们英语,我很感谢所以就想要做的更好,不要辜负大家给我的机会。”

校领导就很适时地在一旁解释姜可可是特招从学生变成老师的,“……她跟随留洋的父母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可以说在说英语的环境里长大,后来父母被国家研究所那边聘请回国她也就跟着回来,还十分支持国家政策去下乡当知青,等到高考的时候还是当地的省文科状元……”

大概是看出了副台长对姜可可的友善,也想他们三水大学能有老师被选拔进广播电台,校领导是仔仔细细把姜可可的家庭背景和能力给说了一遍。

要知道这个广播电台不是地方那么简单,B市的广播电台跟全国的广播电台可以说是同个概念,而这又是一档全新的,接上头指示开办的英语节目,关注度肯定妥妥的。

而且校领导也听到一些风声,上面估计要再次排遣留学生到M国E国A国等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度,还要接收外国留学生,如果这次他们学校能有老师被选到去广播电台主持那节目,他们整个学校都有荣誉,后面派遣和接收留学生都会比较有竞争优势,能多争取一些名额。

学校大方向是想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小方向也是有私心,希望三水大学越办越好嘛。

副台长一听姜可可在外留洋那么多年,父母又是国家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还上山下乡过,高考还考了个省状元,那对姜可可又是高看几眼。

也不会觉得说她是外国养大的小崽子怕有什么政治问题,他父母既然都是国家聘请回来的,那还能有什么问题?而且她本人回来后也跟随国家政策去下乡,更是显示出她是拥护国家政策的嘛。

政审上没问题,个人又如此优秀,还年轻,未来前途可期,副台长是真的对她欣赏,不过还有几个学校没考核,暂且也不能下定论,因为也没多说什么,聊了会天就让他们继续工作,没再打扰他们录音了。

姜可可对他们来一下又走也没什么特别感觉,她还没充分意识到这个年代的‘求贤若渴’,很多事情没办法走后门,有实力的人在现在这个时候完全是不怕被淹没。

将这个小插曲放下,又一块儿录音去。

至于钟主任他们倒是有看出什么来,不过却是没有什么嫉妒心或者眼红什么的,都经历过牛棚那些年了,人也上了年纪了,外语系就这一个小年轻,给个机会又怎么样。

专心地把教材录音工作给做好。

他们的录音工作做的挺顺利,磁带效果录得可以,还做了备份,恰好有两台录音机。

等弄好之后,这录音机就提到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上了,听到里面的声音,这下子学生们也知道那天广播意外播放出来的声音是为了什么事。

学生们还挺激动也挺感动的,没想到学校这么关心照顾他们,为了他们更好学英语都额外花时间花心思来给他们教材录音,录音效果还那么好,尤其是姜老师简直跟外国人说英文一模一样了,不知道的还真以为这录音有外国人参与录制。

以前跟姜可可同个宿舍的赵欣雅等人也听到了这录音,不过心底却生不出什么嫉妒只有羡慕,觉得她很厉害了,跟传奇人物似的,一下子从学生变成老师,还能跟教授们一块儿给教材录音,已经跟她们不是一个级别的,眼红嫉妒不来,反倒想更努力学习,争取也跟她一样变得优秀。

就是赵欣雅也生不起嫉妒的心思,都搬出去了,不在眼前,又不是一个级别,哪能升起嫉妒的心思。她现在是庆幸自己没被姜可可教到,不然多尴尬啊。

姜可可也不知道她们这些心思,她从宿舍搬出来后就很少跟舍友见面,毕竟上课和工作时间不一样。不过她倒是还跟夏圆保持友好的关系,上学期在宿舍她跟夏圆处的不错,偶尔也有一些课跑到一块去上,还能说说话。

但是也不频繁,随之时间的推移,等姜可可不去蹭一些中文系老师的课程了,估计就很难再跟夏圆有其他交集。

姜可可也知道这是必然现象,就像她在后世,一开始的时候还能跟舍友出去玩什么的,但是后来舍友为工作打拼的打拼,为家庭忙碌的忙碌,就她一个人全职在家做作者画手,工作内容和时间都不一样,很难凑得出来,即使凑出来话题也很难聊到一块去。

时间总是会替你筛选同行的对象的,有的是过客,有的是伙伴,每个阶段都是经历。

而自从英语专业的学生发现听教材录音更能训练听力的时候,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好或者说家里有录音机的学生,就跟姜可可借了磁带去拷贝一份。

市场上有卖空白磁带,一块两块九毛钱,也不用票,因为这东西用的人其实不多,毕竟普通家庭的多,是买不起一台录音机。

现在市面上录音机很少,有也卖的很贵,像国产的葵花牌、熊猫牌什么的一台最低就要五六百块,还要票。而友谊商店要外汇券不说,卖的外国牌子更贵,得一千两千。

华国的录音机成本还